
树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,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发展趋势,突出“新技术、新知识、新工艺、新技能”的专业教育,渗透创新创业思想,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,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,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,激发创新创业灵感。
(一)完成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试点建设
结合“金课”建设,利用成果导向(OBE)的教学方法把探索和创新的理念、方法和结果融入所有课程,依纲优化授课内容,凝练、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和双创教育元素,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创新思维方法。
(二)培养以实践教育为主导的专创融合型实践导师
鼓励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重,并灵活运用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、案例式、项目驱动式、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,指导学生立足专业所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,促进跨院系、跨学科、跨专业交叉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。
(三)搭建“互联网+”专创融合虚拟教研室平台
基于投智圈创新创业资源,搭建集学习、教学、实践、管理于一体的云端实践教育平台,支持学生、教师、主管部门丰富“专创融合”教学资源库,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,保证专创融合课程改革有序进行,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,实现专业和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的统一。
-
1
师资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方式,开展创新创业集中培训。面向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、辅导员,从专创融合教育理念、引导式教学方法、创业教学实践、教学案例成果研究等方面开展专创融合课程开发指导工作,帮助教师认识未来社会发展趋势,转变自我教学角色,优化教学方法,总结教学经验。
-
2
建设创业课程(《从0到1》创业基础)为依托的“优质课堂”,通过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,使用移动教学平台,结合模块化、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设计,在PBL项目式教学法下强化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,形成模块递阶式实践教学模式,构建出将课堂教学、实践实训、竞赛路演融为一体且简单、高效的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基础“课堂”。
-
3
聚集整合校内专业教师、校外专创融合专业机构以及行业专家导师等人才资源,开展“专创融合”课程开发建设工作。